先把拖欠了好久好久的电影观后感一次过写完.
反正得空.
听说
说实话, 我是没什么喜欢彭于晏在戏中的这种角色.
因为... 好好吃懒做哦... 就那种四肢发达的天然呆...
可是整个电影的故事编排都很棒.
让我想到了自己去年结业演出的那部"Shh!Be Quiet!"
语言很多时候都可以是虚假的.
它未必能够表达出一个人真正的心声. 它甚至成为欺骗的道具.
难道我告诉你一千次一万次我好爱你, 我就真的爱你吗?
可是很多人会去相信.
因为人类容易被自己的感官欺骗.
似乎说得远了.
爱情跟梦想都是很奇妙的事情
不用听 不用说 也不用被翻译
就能感受到它
很多事情, 不仅仅是爱情和梦想, 都是不需要多加解释的.
不只人类是很奇妙的动物, 宇宙万物都是奇妙的.
不需要两个人, 即使一个人, 单独一个人, 也有很多可能性.
发生在周围的所有事情, 很多时候不能用科学理论去分析.
过于分析, 只不过是在钻牛角尖.
分析不到时, 就得跟着感觉走.
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很多事情, 可以很简单.
不需要言语表达.
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呼吸的旋律, 心跳的节奏, 足以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 能说话的人还是得好好珍惜说话的能力.
和朋友沟通还是需要用语言的.
要不然, 你使劲得打眼色他却线路不通, 场面就尴尬了.
可是很朋友聊天时, 不妨注意下对方的表情, 动作.
感受一下你在他心中的分量.
这比问他:"我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 来得实际.
我想, 戏中的秧秧很难不愿意嫁给天阔.
当她还因为怕要照顾多一个听障人士时,
原来天阔一直认为照顾两个听障人士没什么苦.
可是我还是不相信一见钟情这回事的.
即使一见钟情也得相处了才知道是不适合的呀...
电影. 还是看感觉, 听背景音乐就好.
~~~~~~~~~~~~~~~~~~~~~~~~~~~~~~~~~~~~~
志明与春娇
要不是妈咪提起志明, 我都忘了自己拖了这篇观后感那么久.
倒是志明这个角色, 比较讨我喜欢.
[比较多对白的预告片]
嗯. 我讨厌烟. 鼻子敏感受不了二手烟.
所以那些烟很多的电影我向来不会太有好感的. 除了这部.
这部电影呀, 正好印证了上一部戏的那个道理.
语言是用来骗人的.
春娇告诉志明, 她喜欢上他, 是因为他们在旅馆时,
志明说: "有些事不用一晚做完的, 我们又不敢时间."
结果, 志明会说那句话, 是为了掩饰一件尴尬的事情.
要知道是什么事, 看以下片段.
整部电影演绎出很真实的情感世界.
没有刻意美化, 也没有刻意丑化.
就是那种会发生在世界上任何角落的故事.
没有特别帅气的男主角, 没有特别美的女主角.
就是那种很一般, 很普遍, 的普通男女.
那种明明就是故意扑约还想掩饰, 却找不到借口的囧样.
那种斗气的一唱一和, 没营养但引人发笑的对白.
那种明明简简单单的事却需要想东想西, 搞到十面埋伏酱的猜心游戏.
不都是发生在你我周围的事吗?
这个片段也是戏里非常无聊, 可是很好笑的一幕.
~~~~~~~~~~~~~~~~~~~~~~~~~~~~~~~~~~~~~
父后七日
女主角的声音好好听.
这是一部很写实的喜剧.
喜剧. 如果我问你什么是喜剧, 你会怎样回答?
"好笑的戏咯~"
"看了会开心的戏咯~"
只有看比较多戏, 看比较多影评, 或者在舞台剧世界混过的人,
会回答:
"喜剧是有引人发笑的情节来演绎的剧."
意味着, 剧情也许一点也不好笑. 只是演绎方式引人发笑而已.
其实, 当身边有亲人去世的时候, 肯定会感伤.
可是丧礼时, 未必会真的哭.
不哭就代表不痛吗?
哭就代表很痛?
不见得.
当一个你真正在乎的人离开时,
你在丧礼期间, 或许还会跟其他亲戚朋友若无其事的聊天.
以为凭这样能暂且忘却心中的痛楚.
而参加丧礼的人看你这副模样, 就会心疼, 会哭.
可是你为了不要让自己太狼狈, 却不会哭.
直到丧礼终于结束, 你才会开始面对那股痛.
听到他以前唱过的歌, 哭.
想到他以前说过的话, 哭.
想到任何跟他有关的东西, 眼泪都会溃堤.
然后就像泛滥的河水, 想停却停不了.
想起的回忆越美好, 就哭得越伤心.
如果你也有这种体验, 而且无法释怀,
看一看这部电影.
~~~~~~~~~~~~~~~~~~~~~~~~~~~~~~~~~~~~~
我看戏会很留心地听背景音乐.
甚至会因为背景音乐配得好而喜欢上那部电影.
人家问我:"你到底看戏还是听歌呀?"
我觉得没冲突的啊.
如果连配乐都能配得很到位, 就代表整个制作团队都是很专业很用心的.
那样, 那部电影也差不了多远吧?
0 个脚印:
发表评论